今日新闻

焦点访谈20200503 守护者社区疫线护平安视频

2020.05.03 守护者社区疫线护平安   2020-05-03 20:11:00

抗击疫情有两个阵地,一个是救治阵地,一个是防控阵地。疫情发生以来,全国400多万名社区工作者坚守一线,在65万个城乡社区从事着疫情监测、出入管理、宣传教育、环境整治、困难帮扶等工作。2月22日,《焦点访谈》报道了武汉市硚口区一个社区的工作人员为遏制疫情扩散蔓延、保障群众生活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城市管控下社区的工作和生活。两个多月过去了,按下“重启键”的社区现在是什么样呢?


4月18日,记者再次来到武汉市硚口区的营北社区,看到的是和两个月之前完全不同的景象。社区里广场上的卖菜摊位前已经热闹了起来,居民们可以下楼自己在这里选购需要的蔬菜。而两个月前,记者第一次来到营北社区时,社区居民买菜还只能通过微信和电话接龙的方式提前订购,等菜买回来了再挨个下楼取。


疫情期间,营北社区的菜摊也是社区干部联系来的,在那个时候,社区居民不能外出,生活物资保障成了问题,于是社区书记赵峰主动找到了原来在附近市场卖菜的一个商贩。


从那时起,菜摊的生意一直延续至今,解决了社区生活物资保障的难题。自疫情暴发以来,营北社区一共有32人确诊新冠肺炎,涉及到17个家庭,随着疫情形势好转,社区的患者数量逐渐清零,从3月15日开始,营北社区就已经是无疫情小区,居民的生活秩序开始逐渐恢复,买菜的方式也逐渐放开。


居民不出社区就可以买到新鲜的蔬菜,生活上方便了很多,为了给社区居民解解馋,社区又联系社区里一个开热干面馆的大娘,在社区广场这个小菜市场的对面,新开了一个卖热干面的小摊儿。


尽管早已经是无疫情小区,但随着社区居民生活秩序逐渐恢复,内防反弹的压力依然很大,社区干部心里那根弦依然紧绷着,社区的疫情防控还是丝毫不敢放松。


疫情发生以来,社区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一直忙着排查,帮病人联系医院、买菜买药,给居民提供生活物资保障,忙得连家都顾不上,女儿2月17日那天生日赵峰都没能陪她。


眼下,随着疫情形势的变化,社区的工作重心也发生了转变。从4月8日开始,武汉市解除城市管控以后,外地返汉的社区居民不断增加,如何做好现阶段的社区防控工作至关重要。


营北社区是个老社区,有1600多户居民,6位网格员每人要负责近300户居民,春节期间,营北社区中有700户左右外出,现如今每天都有大量的人员返汉,防控的压力也骤然加大。


不仅是网格员的工作任务重了,社区的其他工作人员也并不轻松,疫情期间,原来负责楼道清扫工作的4名女清洁员还要承担消杀的工作,平均下来每天要负责8到9个单元,9层楼的消杀。


现阶段,武汉市的无疫情小区居民可以进行安全有序流动,营北社区的租户很多,人员流动情况复杂,如何能够做到安全有序,社区的工作人员费尽了心思,为了能识别外地返汉人员,做好居民的出入管理,社区居民出入小区时,除了要扫码、量体温,还要开具相应的出行证明。


外地返汉人员初次回家,都需要到社区去登记才能进门。这样一来,便于社区掌握辖区内返汉人员的情况,万一出现病情,便于追踪。另外,社区也可以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应的服务。


赵峰告诉记者,不是整个疫情期间都居住在营北的居民,就会告诉他们,营北有哪几种采购方式,有哪几种买药方式,现在是什么样的状态,他们回到家中要做一些什么事情,网格员是谁,如何能够获得社区的帮助,这一整套的东西要成系统地告诉他们,获得他们的理解。


在社区登记完之后,返汉人员就可以和普通居民一样开具相关的出行证明出入社区,出入社区的出行证明有3种:已经复工复产的居民可以开具长期的出入证明;
一般的家庭户可以持三天一次的证明出入;
还有一种是对临时有事要出门的居民开具的临时出入证明。


跟有的只需要扫码、测体温就能进出的社区相比,营北社区的这种举措虽然更麻烦一些,但得到了绝大多数社区居民的认可。


营北社区有很多上了年纪的空巢、独居老人,除了正常的社区管理工作,社区干部还要上门给一些生活有困难的老人提供帮助,帮他们代买一些生活用品。


疫情期间,社区管控不能随意出入,老人的儿女也帮不上忙,老人的生活需要社区干部帮助照料,现如今,疫情形势好转,老人的儿女特意前来感谢社区的帮助。


社区书记告诉记者,虽然这段时间很累,但社区的工作人员每天都很充实,经过这次疫情的锤炼,社区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也得到了提升。看到社区居民的生活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逐渐恢复正常,赵峰和社区其他工作人员也深感欣慰。


疫情发生以来,众多社区工作人员响应号召,放弃假期,守土尽责。在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成绩单上,社区工作者功不可没,他们也是“英雄”。目前,社区仍然是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重要防线。社区工作者依然需要坚守在岗位上,把好关口,防控疫情,维持社区秩序,保障群众生活。当然,也需要社会公众的理解和关爱,帮助他们解难排忧,为常态化疫情防控积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