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闻

焦点访谈20200517 常态化疫情防控不放松视频

2020.05.17 常态化疫情防控不放松   2020-05-17 20:18:00

习近平总书记在5月1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指出,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持续抓紧抓实抓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功尽弃,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那么,我们该如何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加快恢复生产生活正常秩序呢?


经过一段时间艰苦卓绝的努力,国内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而境外疫情暴发增长态势仍在持续,外防输入压力持续加大。


海关总署卫生检疫司副司长宋悦谦说:“2月下旬的时候,海外的疫情进一步严峻、扩散,而且海外每天的确诊病例已经超过了国内每天的确诊病例数。所以从这个时候起,我们逐步把防控的工作重点移到了外防输入上。随着我们对新冠病毒进一步了解,我们在3月4日又进一步升级了全国口岸防控的措施,我们在所有的口岸对所有来自疫情严重国家和地区的入境旅客实施了100%的流行病学调查。”


根据境外疫情发展变化,全国海关不断升级入境防控措施。从4月1日起,海关开始对包括航空、水路、陆路口岸在内的所有入境旅客100%实施核酸采样检测,从而实现了对所有入境旅客核酸检测的全覆盖。


3月底,随着入境航班的调整,每天由空港入境的旅客下降至3000人左右。很多旅客选择第三国转机,从陆路入境。4月6日,黑龙江省卫健委通报了20名由绥芬河口岸入境的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全国各边境地区陆路口岸疫情防控的压力骤增。


宋悦谦说:“绥芬河海关及时地根据当地口岸的实际情况,采取优化和调整检疫流程的措施,特别是在旅检大厅外面,专门设置了采样的方舱,提高采样的效率,减少交叉感染的可能,对所有入境的旅客全部实施了100%的核酸检测。同时,配合地方政府将所有的人员都进行移交,去做后续的治疗和隔离处置,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截至5月16日,境外输入累计确诊病例1700例。中央强调要针对境外疫情发展新情况新趋势采取更加灵活管用的措施,强化外防输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要持续做好对境外我国公民的关心关爱工作,加强边境地区、口岸城市卫生检疫和隔离观察救治能力建设。要继续深化疫情防控国际合作。


与此同时,国内防范疫情反弹任务仍然艰巨繁重。5月7日,全国所有县区风险等级都已经调整为低风险。仅仅过去两天,5月9日,由于出现聚集性疫情,吉林省吉林市的舒兰市由低风险调整为了中风险,而10日再一次调整为高风险。截至5月14日,舒兰疫情已造成29人确诊,另有超过8000人被隔离观察。


吉林省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执行副组长高材林介绍,引发此次疫情本地传播的5月7日舒兰市确诊病例的传染源目前尚不明确。由吉林省市县三级疾控专家组成的7个流调小组,正在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大数据排查等多种手段对传染源进行溯源,并对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接触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蔓延。除了舒兰,5月10日,武汉市东西湖区也出现了1例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东西湖区风险等级也由低风险调整为中风险。在此之前,湖北省已经连续35天无新增确诊病例。


当前,湖北省武汉市疫情防控已由应急性超常规防控向常态化防控转变。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近日印发《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常态化防控措施。湖北省武汉市将对全市市民有序开展核酸检测,进一步摸清无症状感染者底数。


当前,全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稳步有序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但国内疫情总体呈零星散发状态,防范疫情反弹任务仍然艰巨繁重。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要求,要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落地见效。各地要认真汲取近期发生聚集性疫情地区的教训,举一反三,对本地防控漏洞再排查、对防控重点再加固、对防控要求再落实,确保疫情不出现反弹,对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不力的,要严肃处理。


突如其来的疫情暴发,特别是当前国际疫情仍在持续蔓延,使国内外经济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特别是一些中小微企业因为自身抗风险能力低、现金储备少等很多原因,更容易陷入资金短缺的困境。


疫情发生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各大部委陆续出台了复工复产的政策,为企业提供税费减免,金融、培训等方面的政策指导,各地各部门也围绕推进复工复产和助企纾困,精准有力及时推出8个方面90项政策措施。


天津市西青区区委副书记、区长白凤祥说:“在中央的指导下,这一系列的政策确实解决了很多企业的难题,加快了企业复工复产步伐。2月中下旬,我们区第一批企业开始复工复产。截至目前,西青区2036家工业企业复工率达到99.3%,中小微企业复工率达到99.8%,个体工商户复业率达到97%,基本恢复了正常生产发展水平。”


2020年4月1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总体要求,不仅强调要加大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六稳”工作力度,还明确提出了“六保”任务: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这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基调的主要着力点。


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月份,受疫情影响,部分服务业消费需求下降明显,制造业企业停工停产较多,就业压力明显加大。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复工复产提速扩面,企业生产经营逐步恢复,消费需求逐渐回升,带动就业岗位较快增加。


4月份,我国各领域复工复产继续扎实推进。国家统计局4月下旬的快速调查显示,截至4月25日,规上工业达到正常生产水平一半以上的企业接近85%,规上服务业企业超过70%,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超过60%,各市场主体的预期也呈现环比改善势头。


对于下一阶段的经济走势,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认为,我们有底气、有信心,也有挑战。她说:“这个底气来自于我们经过长期积累形成的完备的产业体系、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超大的市场规模。这些优势在严重疫情冲击下没有受到严重的伤害,没有发生改变,在对抗疫情过程中甚至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


从国内来看,疫情防控取得重大的战略成果,但从经济层面来看,这种复苏势头还没有回到全面的正常水平,就业压力还比较大,企业生产经营的困难还比较多,面临的风险挑战仍然比较多。


在防控常态化条件下,企业复工复产有序推进,生活秩序在加速恢复,学校也逐步复学复课。疫情发生以后,2亿多学生通过在线方式进行教育教学,疫情好转以后,各地复学复课也在有序推进。截至5月11日,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已启动返校复学工作,学生复学人数已超过1亿人,复学比例达到39%。


教育部预计,5月底全国返校学生将达1.5亿至2亿人。随着开学的逐渐恢复,疫情防控的危险因素也变得更加复杂多变。教育部将细化量化复学方案,努力实现“最大限度复学,最严标准防控”。要细化开学和防控措施,尽快建立和完善师生健康状况日报告制度和出现缺课缺勤的跟踪制度,强化条件保障,备足防疫物资,快速应对,加强培训,做好关怀和帮助。


当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总体是好的,同时境外疫情形势严峻复杂,国内防范疫情反弹任务仍然艰巨繁重。一些零星散发的疫情再次给我们敲响警钟,要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功尽弃。实践证明,只要措施及时得当有力,我们就能取得防控成效,就能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