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暴发以来,有无数人为了防控疫情付出着努力,贡献着力量。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他们奋战在医院、社区、企业车间、建设工地等各个战场。正是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取得了决定性成果,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这样的态势来之不易。现在,我们就来认识这样一些人,看看他们在疫情防控中的故事。
葛明华是浙江省人民医院院长,也是浙江省第五批援鄂医疗队队长。4月3日,他刚率领172名医疗队队员完成使命返回家乡,他们是浙江省最后一批撤离的医疗队员。他说:“我相信每个医疗队员都不是为了赞美去武汉的,也不是为了个人的荣誉去武汉的,我相信每个人都是为了长城无恙,为了国泰民安才奔赴武汉的。”
2月19日,浙江省人民医院接到命令,由院长葛明华带领172名队员紧急驰援武汉。这支队伍涉及重症科、呼吸内科、感染科等20多个科室,可以说是一个“微缩版的浙江省人民医院”。葛明华不仅是领队,同时还担任气管切割组组长,这是感染风险最大的岗位之一。
医疗队先后接管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和金银潭医院的4个病区。很快,在理顺工作流程后,葛明华和医疗队员们便开始争分夺秒治病救人,面对每个病人,他们都尽心尽力。
经过不懈努力,葛明华率领团队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累计救治患者117人,病情好转后转院转科50人,治愈出院67人,无一人转化为危重症,无一人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4月3日,医疗队回到家乡,但葛明华顾不上休息,因为还有更重要的事在等待着他。作为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他准备结合武汉抗疫的经验,在今年两会上提一份完善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议。
葛明华调研发现,在社区基层,人员配置和基础设施建设在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还面临差距,有必要进行完善。于是,他提出了一个“平战结合”的思路。
马上就要去北京参会了,葛明华说,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能投身到武汉抗击疫情并把抗疫经验带到两会,对他来说义不容辞。
跟葛明华一样,疫情期间,有很多优秀的医生从全国各地奔赴湖北。曹照龙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4月6日,刚从湖北抗疫归来后,他便又投入到紧张的日常救治病患的工作中。虽然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但是在湖北抗疫的情形,仍历历在目。
2月7日,曹照龙接到上级命令后,便率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第三批医疗队共110人前往武汉。
30多年来,曹照龙一直从事呼吸和重症方面的工作,参加过2003年非典、2007年禽流感、2009年H1N1等众多疫情的救治工作。他把自己称为老兵,把同事称为战友。
就是这支新老混编的队伍,在抵达武汉后的第二天,便接管了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的一个病区。在救治病人的过程中,他们最主要的工作就是采取一切措施避免病人从轻症发展到重症、危重症。许多在生死边缘挣扎的病人,都是在最后关头被医疗队员们救了回来。
值得一提的是抗击非典的经验,在这次救治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让医疗队员们不仅救人而且还尽可能减少后遗症。
经历这次抗疫之后,曹照龙和他的团队又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他们把这些经验及时地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国内外同行,帮助他们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从2月7日到4月6日,曹照龙团队在武汉共收治了101人,治愈率达到90%以上。
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除了医护人员以外,还有很多来自其他行业的人。全国人大代表张柏青,是湖北省政协副主席,也是中南设计集团董事长。在这次抗击疫情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雷神山医院,正是由张柏青率领团队设计的。
患者无法入院是当时极为紧迫的事。要在十多天里建成火神山、雷神山两座医院已被列入日程,留给张柏青和中南设计集团的时间只有几天。虽然十万火急,但在技术上又容不得半点差错,所以除夕当晚设计团队就来到选址现场进行勘察。不过,要建一个8万平方米左右的传染病医院,必须克服三大难题。
虽然困难重重,但是设计团队连续奋战,最后仅用12小时就拿出了初步设计方案,随后又在72小时内完成了施工图。通常情况下,要完成这样一份设计图至少要半年以上。
目前,雷神山医院已经关闭,暂时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这次设计雷神山医院的经历给张柏青带来了许多思考。他希望在今年两会上,建议国家建设更多的平疫结合医院,从国家层面完善医院的设计与建设标准。
“每个人都是为了长城无恙,为了国泰民安才奔赴武汉的”。这句话,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正是凭着这样的信念和决心,许许多多像葛明华、曹照龙、张柏青这样的人,挺身而出,奋战在战疫一线。他们发挥自己的专长,尽已所能,为战胜疫情贡献力量。如今,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为了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仍需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继续在岗位上发光发热。